《我不是药神》:今后会越来越好的

  最近刷朋友圈,以及和同事聊天总是听到谈论《我不是药神》。本来近期没看电影的打算,趁着周末的闲暇和好奇心驱使,去影院看了这部现象级电影。
  电影的剧照是几个主演坐在一家“王子印度神油”的店前开怀大笑,一度以为是部恶搞印度神油的喜剧电影。但事实上,这部电影很多场景都很煽情,映像中好像没哪部电影看的让我感觉眼眶有点湿。说几个我记得的点

  • 吕受益随身带着橘子,这是因为橘子富含维C,据说有抗癌的作用,而且便宜不用削皮,但橘子除了少数成熟的月份以外都很酸,可想活命也只能如此。
  • 从散伙饭,到吕受益去世才短短一年的时间,乐观向上的一个人就这样被疾病迅速摧毁,让人心疼。
  • 吕受益死后的房门外,黄毛吃的干巴巴的橘子,应该是吕受益生前给他的。
  • 一帮病友被带到警局,要求供出药贩子信息时,一位老奶奶苦苦哀求警察曹斌不要追究药贩子的对话。
  • 最感人的是程勇整个人的升华,从最初唯利是图的商人模样,到最后不赚钱卖药,送走儿子后,一心打算卖药到被抓为止的心态转变。

  电影中的很多细节做的也无比用心,片中的人民币有新版的红色百元,也有符合那个年代的老版蓝白色百元。程勇平时都抽纸烟,唯独曹斌去的时候抽起了雪茄,口口声声说自己每月赚几十万,但应该赚不到这么多。黄毛不会开车,为了让程勇不被抓,起步时摇摇晃晃开着车去冲警察的追捕线。吕受益去世前后,房子都不一样了,在说明治病花去了很多钱。
  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棒的电影,整个电影很沉重,但也适时的加入了一些包袱。电影中的瑞士公司高层无疑是一个负面形象,面对百姓抗议药价太高时,理直气壮的说定价合理合法,而印度公司生产的仿制药在药效几乎一样的情况下,其费用仅为瑞士药的1/80。看电影时也不由的觉得印度真是良心公司,而瑞士药的高昂价格无异于是将白血病人当成了勒索对象。但电影的冲突与矛盾是非常强烈的。有中国那时进口药价格高昂引起的社会矛盾,正版药与仿制药的矛盾,还有人情与法理的矛盾。
  有一个学制药的朋友和我讲过研制一款药有多难,看了电影后也去查了下。

根据 2016 年德勤会计事务所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,从其对 12 家大型药企的持续 6 年的追踪结果可看出,研发巨头的投资回报率从 2010 年的 10.1% 下降至 2016 年的 3.7%。与此同时,研发一个新药的平均成本已经从低于 12 亿美元增长至 15.4 亿美元,而且需要耗时 14 年才能推出一个新药。

  这个费用还没有算上审批通过后,药企研究剂量强度、配方和新的适应症的后续资金投入。制药企业的目的之一当然是为了盈利,在高昂的药价研制费用加上十多年的人力物力投入。而且药物的专利期一般是20年,药企只能在20年内把巨额的药物研发成本赚回来。而且对于罕见的病,由于患者少,企业为了追求利润,高额的定价似乎也是没办法的事。
除此之外,中国对于进口药必须进行临床试验,一款药临床试验的成本在300-700万美元。累加的成本当然由患者买单。
都知道香港的很多进口商品会便宜很多,一些药品也类似,2017年,在北大卫生经济论坛上,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解释了为什么大陆80%的进口原研药价格会高于香港

香港没有5%的关税和17%的增值税,没有15%的医院加价,流转费用也不会达到20%多

  电影的最后字幕,向观众介绍了今年4月25日,中国取消了28种进口药的关税。但这部分只占5%。
除了以上的层层加价外,在中国,过了20年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仍然拥有自主定价权。不需要遵循政府的指导定价。

在药品的使用上,大部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执行了《处方管理规定》中的“一品两规”,也就是说,同一种药物,只使用两个厂家的产品。在实际操作中,往往就会变成一个国产品种和一个进口品种。国内的药厂有6000多个,竞争激烈,而进口药物缺乏竞争,等于保证了自己的销路。

  这部电影的总体口碑很好,评价负面的人多是说妖魔化药企,看这部电影时,有让我想起韩国的一些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,但毕竟不像韩国电影什么内容都能拍,在国内的审查制度下,这样一部电影能即叫好又叫座而且能唤起民众的反思已实属不易。最后关于医疗,愿如电影中所说“今后会越来越好的”。

-------------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-------------